藉本地遊講好澳故事
“五·一”勞動節假期啟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澳、香港、內地各有不同的出入境管制措施,期待旅客訪澳已不現實。儘管本地內需規模有限,但在旅客激減九成的疫情現實下,靠內需是目前唯一出路。
往年“五·一”是旅遊黃金檔期之一,吸引大量內地客到訪。今年沒有這批博彩旅遊、零售餐飲的主力軍,相關行業打定輸數。幸好電子消費卡同日生效,各行各業、大小商戶因應自身能力、特色,各師各法,促銷優惠五花八門。居民盤算如何用好、用盡第一期的三千元,無論是幫補生計,還是購買心頭好,祇要不違規,都是用好資源,刺激內需,實行自家經濟自己救。
不過,旅行社、導遊、司機等旅遊密切相關行業及工種,未能受惠消費卡計劃,難免失望。行政長官賀一誠日前透露,待疫情緩和,將適時推動本地遊、橫琴遊,幫助導遊、司機生計。顯然政府沒有遺忘這批“弱勢行業”,祇是如何推動本地遊、橫琴遊有待深化,除考慮防疫需要,也要特別包裝本地遊,突出本地中西文化特色,教導居民深入認識本地中西文化交融的五百多年歷史及其歷史建築背後的意義,以及發掘更多主題本地遊,讓居民重新認識澳門。
○三年非典後,內地開放港澳自由行,訪澳旅客從此高速增長,去年更有近四千萬旅客,猶如祇要打開門口,就有源源不絕的旅客,不愁生意。各行業未有深挖旅遊資源、講好澳門故事,革新產品及服務的動力也不高,發展模式粗放,長遠實難維持。今次疫情是休息,是心態的調整,更是重新出發的機會。政府倡議本地遊,不應視為疫情下的緩衝,更應是長遠持續的旅遊產品,既給予居民一個消費選擇,又是一門本土教育課。
本澳社會要由心出發支持澳門發展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需要加強居民對本地歷史背景、旅遊元素、自然資源的認知,共同講好澳門故事,今次疫情未嘗不是透過本地遊講好澳門故事的機會。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