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邦的兩首前奏曲
有些音樂作品,如果與作曲家創作這些作品的地方聯繫起來,會有特別趣味。
比如波蘭作曲家蕭邦(F·F·chopin,1810—1849)的《b小調前奏曲》(OP,28—6)、《雨滴前奏曲》(OP,28—15)。其據說都是在西班牙馬略卡 (Mallorca) 島首府帕爾馬的瓦德莫薩 (Valdemosa) 加爾都西會 (Carthusiams) 修道院完成的。
一八三八年至一八三九年間,帶着病體的蕭邦與法國女作家喬治·桑(George Sand) ,從巴黎來到馬略卡島。喬治·桑在她的回憶錄中提到,在一個淒風苦雨的夜晚,蕭邦寫了一首《前奏曲》,並說此《前奏曲》能讓人想到不停的雨點灑落在修道院屋頂上的聲音。但喬治·桑沒有確指是哪一首,後人因為喬治·桑之所述,而把作品28之15命名為“雨滴”。但有人說,所謂《雨滴前奏曲》有太過清爽開朗的曲調,缺失冷雨孤燈、寒氣氤氳之感,倒是作品28之6《b小調前奏曲》由始至終都帶着懷念傷感之情,說後人誤會喬治·桑之所指。
掩卷一想,我卻有恍然小悟,以為兩首前奏曲都可以冠之以“雨滴”之名。何解?你聽,兩首前奏曲都有同樣的形似神似雨滴的特徵,並都流露出一種詩情清絕的哀怨。至於《雨滴前奏曲》中之清爽開朗,也許是蕭邦在哀怨中,忽然有點生命希望的閃光也說不定。
疾病纏綿,加上天氣糟糕,的確會影響蕭邦在執筆時的心情。然而,我們知道,蕭邦鍾情於每年有三百天以上充足陽光的馬略卡。他曾經說過:“帕爾馬天空是青綠色的,海水是碧藍的,山脈是寶石般翠綠的。空氣就像天空一樣藍。換句話說,這裡的生活,妙不可言……”蕭邦對馬略卡的如此讚美,不是也會緩和蕭邦內心的糾結嗎?所以,《雨滴前奏曲》在情緒上有些純淨的光明並不奇怪!
倘若有一天,我能踏上馬略卡島,我不會先去禮拜那個哥特式大教堂,也不會先去陶醉於美麗誘人的阿爾狄亞灣、波列沙灣。而會先去加爾都西會修道院,去向蕭邦醞釀前奏曲的那台,當年就顯得古舊的鋼琴鞠躬……
陳 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