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正常”
當流行病易發的秋冬季再次來臨,目前沒有一項一次性干預措施可以將重症患者保持在重症監護能力範圍內。
而間歇性社交隔離措施可以避免疫情規模超出重症監護能力,由於感染的自然史,從社交距離的開始到重症監護需求的高峰之間大約有三周的延遲。隨着疫情持續,免疫人群會不斷積累,疫情捲土重來的頻次減少,隔離措施的間隔也會逐漸延長。研究顯示,在目前重症監護的能力下,二○一九冠狀病毒的流行時間可能會持續到二○二二年,預計在25%-75%的時間內都要採取社交隔離措施。
研究人員認為,除非重症監護能力大幅增加,或者發現有效的疫苗和治療方法,否則到二○二二年都需要通過間歇性隔離的方式處理疫情。
【摘自:〈Science論文預測,社交隔離或將持續至二○二二年〉,端傳媒,二○二〇年四月十八日】
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以上這些,就是在疫症橫行的日子裏,你和我的日常生活模式。而按目前的資料顯示,這種模式,相信要持續好一陣子。
起初,我們或會對這些措施有所抗拒,認為多此一舉,但隨着小城出現確診病例,抗拒變成接受,甚至慢慢開始習慣,更有人將之稱為“新正常”——這名詞背後,代表着一種對“正常”的反思,然後試圖訂立一套新標準。假如真是這樣的話,我倒希望,這樣的思考不限於個人衛生和切斷病毒傳播的層面,而是會延伸至資源應用、環境保護、人際關懷、醫療開發以及科技創新等,眾多曾在疫情期間困擾、觸動過我們的議題。
在我們期盼疫苗、特效藥出現,以及適應“新正常”的時候,或許同時要記住這段時間內的思考,努力探索在後疫情的“新”社會裏,我們需要的,究竟是甚麼。
穆 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