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中的親子關係
從枕邊故事說起
在這個疫情蔓延的時代,小朋友不用上課,孩子整天在家,可能無所事事,也可能整天在看電視。筆者認識很多為人父母的朋友,大多抱怨孩子不用上課,除了學校提供的網上功課外,該如何為子女安排整天的活動呢?親子關係甚至變得緊張起來。過去,很多父母都覺得為孩子說枕邊故事,已是一個典型、理想的親子關係,但這個美好的畫面是否代表良好的親子關係?
父母的親職教育
相信沒有人會否認,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位老師。即使父母與子女面對面互動的機會不多,孩子也可在家庭中,透過觀察、對話、家庭社會化活動等等進行學習。在過程中,孩子可以藉此理解社會規範、學習社交技巧、認識自己在家中的角色、學會解決生活難題的能力等等。
這個父母負責的教化過程,讓孩子在家庭中成長。很多家長會理解良好的親子關係有助孩子的健康成長,但應如何與年幼的孩子溝通呢?
在二○○一年,新加坡政府大力推動Born to Read, Read to Bond 計劃。通過上述的計劃,增加兒童對閱讀的興趣及增進親子關係。新加坡嬰兒出生前後,醫院的護士叮囑產婦的事項中,其中一項是“如何讀書給嬰兒聽”。新加坡政府會為父母提供“講故事”訓練。Born to Read, Read to Bond programme③是由新加坡政府的社區發展及體育部(Ministry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Sports),及國家圖書館委員會(National Library Board)聯合負責的計劃。
在此計劃下,參加的產婦及父親在孩子仍未出世時,已需要參與“講故事”訓練。新加坡政府鼓勵嬰兒與父母親情聯繫的方式,是以讀簡單的故事、唱兒歌的方式來進行。
有學者研究指出,“親子故事”能否提升親子關係取決於以下的因素:(1)兒童閱讀態度與家長閱讀習慣、教育程度和職業等因素有關;(2)親子共讀互動方式多以家長為主導,但有個別差異且因幼兒年齡而不同;(3)適切的親子共讀活動可增進兒童語言能力、專注力、情緒理解等能力①。
親子共讀可以提升孩子對閱讀的興趣,但對親子關係的提升,似乎受很多客觀條件影響;另外,為孩子講故事,似乎比較單向,缺乏互動的交流。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已有心理學者指出,人類可以透過觀察別人的行為,繼而模仿②。幼兒在家最常見到的“別人”正是自己的父母,因此父母的言行,對幼兒成長具重要的意義。及後,不同學者的研究均指出,兒童在成長階段能得到父母的支持、鼓勵,在長大後,會減少對父母的反叛行為。
綜合不同學者的研究,我們可見父母的行為、言論對孩子成長都有重要的影響,因此,促進父母與子女有正面的互動關係至為重要。
父母應做甚麼來促進與子女的正面互動呢?
我嘗試運用我一位實習學生在中心推行的親子活動小組的案例,分析社會工作如何促進父母參與親職教育。
個案分享
“焙”着你走親子烘焙
小組的目標:
1. 透過烹飪活動增加親子互動
2. 讓參加的父母多聆聽子女的想法
3. 讓子女學習簡單的家務工作
在小組活動中,沒有刻意指明要父親參與的,但第一次聚會時,竟發現有超過一半的參與家庭(共八個家庭報名),有父親同時出席。在小組過程中,工作員發現了出席的父親不只“陪同”參與,而且是積極投入在小組活動中。有鑑於父親們的積極參與,工作員也調整了小組工作的手法,鼓勵父親可以提出他們的見解、經驗。來自不同家庭的父親,也十分願意分享自己的經驗。
經過六節小組活動,參與的家庭都表示十分享受與孩子一起烹飪的經驗。
由於是次小組的成功經驗,我和學生也開始反思在華人社會推動親職教育,“親子共廚”實在是一個十分理想的介入手法;為此我們開始尋找有關“親子共廚”的理論及實踐經驗。
我們在資料搜集的過程中,發現原來台灣也有不少社會工作者運用“親子共廚”的手法來推動親職教育。我們可以肯定一點,以“親子共廚”作為介入手法十分適合華人社會。由於華人社會普遍皆會認同“民以食為天”的生活原則,因此,教導孩子烹飪、或“親子共廚”活動都十分受家長歡迎;然而,問題是如何透過“親子共廚”活動,吸引父親也一齊參與?
在小組活動後,實習同學在評鑑小組時,得出以下分析:小組的主要對象為四至九歲的家庭,所以此年齡層之家庭則屬於“有幼童的家庭”,家長參與的意願比較高,因此,在幼童階段加強家長親職教育是切合家庭發展階段的需要。另外,我也發現社會階級也是影響父親參與的意慾;在上述例子中,實習同學是在一個位處中產社區的青少年及家庭中心服務,而該區家庭多是從事公務員工作,他們的教育程度較高,在星期日不用上班,參與親子活動的動機也較大。
在去年八月,幸運地獲邀請參與在洛陽的“父職教育”論壇,主辦單位“笨爸爸工房”一直以“親子木工”吸引父親參與親子教育工作。他們過去的工作模式是邀請爸爸和子女一起參與木工製作班,在過程中,通過親子互動,促進彼此的關係。
他們的成功經驗,令我發現,當代的家長工作,應該是透過不同的方式,促進親子共創,從而促進兩代的溝通、互動。
總結
不論是親子共廚或親子共創,都是希望促進親子互動、提升孩子自信、增加孩子的知識等等,但首要的條件是父母要願意拿出時間陪伴子女。陪伴子女成長,相信是每位父母的心願,但真正的陪伴不只是同坐屋簷下就是“陪伴”,真正的陪伴是應該有良好的互動,願意聆聽子女心底話。“親子共創”就父母創造了親子互動的平台。在這個疫情蔓延,不能上學的日子,父母正正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願天下父母都可把握這段難得的親子時光。
參考資料:
①張鑑如;劉惠美,(2011) 〈親子共讀研究文獻回顧與展望〉在《教育心理學報》;43卷8期,頁315-336。
②Bandura, A., & Walters, R. H. (1963). Social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③Born to Read, Read to Bond programme(http://eresources.nlb.gov.sg/infopedia/articles/SIP_278_2005-01-24.html)
梁啟賢
(澳門理工學院社會工作學課程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