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隊訓練寸步難行
羽毛球是本澳最受歡迎運動項目之一,大眾體育層面市民參與度非常高。不過一踏進競技範疇,澳門羽毛球代表隊則面對着場地嚴重不足的大難題,且碰巧遇上新冠肺炎疫情,令羽毛球隊現時想提升訓練更變得寸步難行。
本報記者 黃頌儀
即興隨意愛好者眾
本澳參與羽毛球運動的人不算少,但大部分局限於休閒娛樂階段,如每逢假期在公園及奧林匹克泳館下方的室外羽毛球場等,一家大小活動一下舒展筋骨。能打波的地方看似不少,但上述地點,僅能用作大眾體育消閒之用。
大人細路在公園打波,自然是找空閒、即興隨意。奧泳館下方的室外羽毛球場雖然“有瓦遮頭”,不過空間不高,打來回球很容易撞天花板;加上始終是室外場地,容易受風影響,因此並不能用作競技訓練。
合規格室內場寥寥
目前本澳合規格的室內羽毛球場寥寥可數,由於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的羽毛球場亦開放予大眾體育使用,其他合規格的場地所剩無幾。自從望廈體育館展開重建工程,羽毛球代表隊撤出望廈基地已達十年之久。代表隊現時訓練基地的東亞運體育館,大部分時間亦同樣用作大眾體育之用,代表隊只能利用晚上數小時作日常訓練,根本不足夠,令澳門羽毛球在競技層面上要進步變得困難。
集中目標難顧青訓
澳門羽毛球總會副理事長尹一衛指出,時間不多,場地亦只有六個,運動員需要輪流使用,場地少令羽總目前只能被迫放棄青訓:“代表隊成員亦需要精簡,將選拔目標盡量集中於仍未有正職、較年輕,以及能投入更多時間訓練的運動員,集中培訓。”
冀望廈重建盡快完
尹一衛又表示,由於東亞運體育館除用作代表隊訓練及面對大眾的體育場地外,同時亦為特區政府舉辦大型活動的場地之一,每當遇上此類情況,東亞運體育館便須暫停使用一個月以上。代表隊由缺乏足夠場地,經常無場訓練,進一步影響訓練及提升水平的計劃。羽總現時唯有寄望廈館能盡快完成重建,有更多的場地讓代表隊訓練,才能談得上提升本澳羽毛球運動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