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擔我火星任務
【本報綜合報道】據新華社、香港中通社廿四日電:廿四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宣佈,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Tianwen-1),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名稱源於屈原長詩
中國國家航天局廿四日舉行二○二○年中國航天日線上啟動儀式。航天局介紹,“天問”之名來源於中國偉大詩人屈原的長詩,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不斷創新永無止境。象徵“攬星九天”的任務標識,展示了獨特字母“C”的形象,匯聚多重含義,展現出中國航天開放合作的理念。
從二○一六年八月廿三日開始,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名稱和圖形標識面向全球徵集,海內外各界踴躍參加,共收到工程名稱及圖形標識作品三萬五千九百一十二個。經過網絡投票共收到各地有效投票三百二十七萬八千九百六十二張。無數優秀創意作品共同塑造了人類對火星探測的美好願景。
今年射火星探測器
按照計劃,二○二○年中國將通過長征五號發射火星探測器,並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着陸和巡視探測。火星是太陽系的行星之一,大約每隔廿六個月就會發生一次“火星衝日”,這時火星與地球的距離會達到極近值,可以使用較低的成本將探測器送往火星,因此人類的火星探測活動通常也會每隔廿六個月出現一次高潮。在二○二○年就有一次“火星衝日”的機會。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與地球距離較近。火星跟地球有着相似的自轉周期,為廿四小時卅七分。除此之外,在火星上還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正因為這些相似點,通過發射探測器了解火星的狀況,獲得更多信息,以此能夠幫助人類更好地研究地球的演變與未來發展。探測器發射後,大約需要經過七個月左右的飛行抵達火星。
探測器分兩大部分
據了解,中國火星探測器分為環繞器與着陸器兩部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抓總研製。火箭將探測器發射至地火轉移軌道,隨後在地面測控系統的支持下,通過多次軌道機動和中途修正,在近火點實施制動,進入環火橢圓軌道,運行到選定的進入窗口,探測器將進行降軌控制,釋放着陸巡視器。
着陸巡視器進入火星大氣後,通過氣動外形、降落傘、發動機、多級減速和着陸反衝軟着陸。火星車(即巡視器)和着陸平台分離後,將開展區域巡視探測和相關的一些工程實踐活動。環繞器將為火星車提供中繼通信鏈路,並開展環繞科學探測。
二○二○年將飛向火星的除了中國“天問一號”以外,還有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和阿聯酋的“希望”火星探測器。原定於今年“探火”的歐洲與俄羅斯合作的ExoMars火星漫遊車已宣佈推遲到二○二二年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