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葡文化精華薈萃
糅合了濃郁南歐風情與東方建築之美的小城,總讓人癡迷和留戀,怎麼欣賞都不會乏味。從洋溢歐陸情調的崗頂前地,到紅簷綠瓦的媽閣廟,旅遊局主辦的“論區行賞步行路線”中,這條被多個世遺景點包圍的“中葡交匯 · 文化體驗”連線遊,是細細體會中西合璧、多元文化風貌的絕佳路線。
綠意盎然的閱讀庭園
位於昔日議事機構、今日的市政署大樓前的“議事亭前地”,是澳門最美麗的廣場之一。從市政署旁邊的東方斜巷沿着斜坡上行,便是寧靜閒逸的“崗頂前地”。視角沿着小廣場的葡式波浪形地磚去到盡頭,粉刷着鵝黃粉色的何東圖書館赫現眼前。這個圖書館是不少愛書人的心靈休憩地——在澳門,這可能是唯一一處與園林美景完美共存的公共閱讀空間。
圖書館曾經是上世紀初活躍於港澳的猶太富商何東爵士的別墅,大概他也是被歐式風格的庭院和花園吸引而心動吧!圖書館共有兩棟樓,黃色三層樓高的舊建築,用以收藏明清時期等珍貴古籍。另一棟是後花園側新建的大樓,玻璃外牆令花園的盎然綠意一覽無遺。暖陽下、微風中,徜徉在前庭或後園的椅子上享受閱讀閒情,是愛書人的賞心樂事。
中國第一座西式劇院
往前走不遠,絕不可能錯過崗頂劇院。劇院是中國第一座西式劇院,居澳葡人為盡消遣之樂,十九世紀便為它集資興建。它的粉綠色外牆,搭配墨綠色拱型窗框與白色的圓弧線條,在藍天白雲的輝映下,如地中海的調色盤灑落在其上,浪漫迷人。認識劇院的最佳方式,莫過於入內看一場演出,歌劇、音樂劇、音樂會,在此上演的節目幾乎從不間斷。不妨選擇據說永無視覺盲點的首層半圓形座位,歌舞魅影,小小的崗頂讓人着迷。
崗頂劇院對面的聖奧斯定教堂,因為十六世紀末初建時非常簡陋,每逢風吹雨打就得用蓑草遮風避雨,遠看如風中亂舞的龍鬚,故又有“龍鬚廟”的別稱。每逢年度盛事“苦難耶穌聖像遊行”舉行時,信徒們都會聚集在此,護送教堂內背負着十字架的苦難耶穌聖像到主教座堂,蔚為壯觀。
小三巴的巴洛克風格
遊澳人士絕不會錯過氣勢恢宏的大三巴牌坊,但“小三巴”則不是人盡皆知。人稱“小三巴”的“聖若瑟修院及聖堂”位於崗頂前地上,與“大三巴”聖保祿教堂一樣,修院也是由耶穌會創建的傳教士培養學堂,由於規模略小,因此得名。澳門的老一輩,愛稱它為澳門天主教的“少林寺”,多年來英才輩出,淨化了不少靈魂。
修院位於何東圖書館旁的側門時常緊閉,喜歡尋幽探密的旅人,不妨兜個圈覓其正門。轉進沉重的大門後,五十四級長長的樓梯通向聖堂。對於信徒而言,教堂是連接天與地、神靈與人間的神聖場所,仰望聖堂,敬畏之情油然而生。聖堂被公認為全澳最貫徹體現巴洛克建築風格的教堂,從大門鐵閘至堂內的一柱一飾,優美的螺旋形曲線造型奔放。巨型穹頂也是巴洛克風格的典型代表,穹頂中央畫着耶穌會的HIS標誌,每當陽光灑落時,多了一分神聖莊嚴感。教堂在聖徒的心目中有着特殊地位,全因供奉着耶穌會六位創辦人之一的“東方宗徒”聖方濟各沙勿略的聖髑——他的手肱骨。
雙鐘樓設計氣勢逼人
從“崗頂前地”下來,沿高樓街前行,澳門三大最古老教堂之一的“聖老楞佐教堂”驟現眼前。該堂創建於十六世紀中葉,其時曾是葡萄牙人的高尚住宅區,為求出海家人平安歸來,他們總愛在教堂祈禱風調雨順。這與相隔不遠、侍奉着海上聖母娘娘的媽閣廟,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聖老楞佐教堂”矗立於街道邊的高台上,顯得雄偉高聳,氣勢逼人。順着石階緩緩而上,終於一睹其全貌。教堂帶點巴洛克風情,也有歐洲古典韻味,窗頭和門楣都留有浮雕裝飾,鵝黃色粉刷的外牆柔和而美麗。正門左右鐘樓聳峙,一座是時鐘,作報時用;一座是銅鐘,供教堂彌撒時搖動奏鳴用。一進教堂,能快速吸引目光的就是教堂的頂部和吊燈。藍色拱頂和黃色牆面的交界處,設置了一個個圓形窗口,起到自然採光和通風的作用。在彩繪玻璃和水晶吊燈的映襯下,教堂的氣氛更顯浪漫,華麗又不失莊嚴。
前臨鏡海與後枕蓮峰
來到“亞婆井前地”,樹影斑駁下的古井傳奇,與影響百年中國的名人大宅互相輝映。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鄭觀應的故居“鄭家大屋”,是澳門現存建築面積最大的民居建築群,隱身在一條小巷內。這座佔地四千多平方米的大屋,由鄭父於十九世紀中後期開始興建,雖然是廣東傳統民居,但融合了很多外來文化的元素。
穿過大宅的首個拱門“月門”,便是來訪者到訪鄭家時必須下轎或下馬的長廊,邁進長廊盡頭,上掛“榮祿第”牌匾宅舍入口後,兩座傳統廣式住宅“餘慶堂”和“積善堂”現身眼前。兩宅流露濃郁的嶺南韻味,屏風和窗櫺、橫樑上的木雕,無一不是細膩精緻中國風;特別的是,西方風情亦靜靜地滲透其中,廳堂的假天花和灰塑花飾、窗戶的百葉窗式造型、花園長廊的西式廊柱與拱形門洞,出現在中式大宅中充滿玩味,中西相映成趣,可見大宅主人的眼界見識相當淵博。
主屋餘慶堂門前,掛有“前臨鏡海”和“後枕蓮峰”兩側對聯,印證大屋當年背山面海的無敵美景,推門即見內港,千帆點點,一覽無餘,惜如今內港填海,高樓林立,景致不再。大宅內也由於長期失修等飽受摧殘,一度出現“七十二家房客”的局面,直至○一年政府取回業權後,最終花逾八年、超過四千萬才能基本修復。今日遊大宅,除了欣賞中西合璧的建築外,也大可在懷舊陳設的書房翻閱卷宗齊全的鄭觀應《盛世危言》,感受一代革命先行者的思想境界。
亞婆井的葡萄牙情結
逛完中式大宅鄭家大屋,數步之遙就是充滿葡萄牙風情的“亞婆井前地”,老樹在一旁見證着歷史的變遷:相傳明朝時有一位老婆婆,為了方便左鄰右里挑水食用,便請人鑿山挖井,引來甘泉。後來人們為了感謝婆婆,便稱該井為“亞婆井”。一首葡國民謠這樣唱:“喝了亞婆井水,忘不掉澳門;要麼在澳門成家,要麼遠別重來。”在葡萄牙人心中,亞婆井有着他們心中不可取代的鄉土情意結,它的葡文意思是“山泉”(lilau),以前是澳門主要的水源,又靠近內港,是葡人愛聚居於此的主因。時至今日,亞婆井前地仍被多幢兩三層樓的葡式建築懷抱,散發的南歐風情依舊為澳門人樂道,遊客也樂意駐足於此,再整裝待發下一目的地。
沿着俗稱“萬里長城”的媽閣斜巷下行,便是澳門最古老的廟宇媽閣廟。它的創建年份,至今未有定論,但普遍認為,它見證着澳門開埠的歷史。葡人抵澳之初,就在廟前的埠頭登岸,於是“媽閣”的閩南語音“馬交”成為了澳門的葡文名,這個有趣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天后娘娘與海事展覽
“未有澳門,先有媽閣”,這句俗語,說明了海上保護女神天后娘娘在澳人心中的地位。媽閣廟背山面海,曲徑旁通,殿宇散佈,除了地勢最高的石亭觀音閣供奉觀音,其他三殿,包括歷史最悠久、即入門可見的“神山第一”殿;規模最小、只有三平方米的小石室弘仁殿;還有在規模和建築形式最為講究的“正覺禪林”大殿,都為供奉海上救苦救難的媽祖女神而建。大殿內的天后娘娘,正面朝着一扇圓形窗門,她一邊欣賞着蕩漾的碧波,一邊守望着每一艘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船隻,保佑海上的人們化險為夷,平安上岸。
如果說世遺景點是澳門中西文化交匯的歷史見證人,那麼行程的最後一站——“海事博物館”,則是澳門在大航海時代之華洋薈萃的記錄者。十六世紀中葉,擁有無窮探險精神的葡萄牙航海家們,想在中國的南海岸尋覓一處安靜的港口,作為他們拓展海外貿易的中轉站,澳門便成為他們的對象,也為澳門帶來一段豐富的海事文化及歷史。
“海事博物館”就在“媽閣廟”旁,它的外型遠看就像一艘船。館內除了介紹中國南部及澳門地區以海為業的漁民生活外,還有許多船艦的模型。不論是中國或葡萄牙,都是從漁民賴以維生的小型漁船介紹起,一直到用以遠洋航行和戰爭使用的大型船。除了精緻的船隻模型,博物館還展示了豐富的航海技術和知識,例如六分象限儀、潮位自動記錄儀、測深儀、望遠鏡和羅盤,以及天空星宿的定位儀器。看來葡萄牙對海洋文化的重視,對海洋的熱情和着迷,絕不在紅酒與足球之下。
“中葡交匯 · 文化體驗”步行路線
主辦:旅遊局
景點:議事亭前地、崗頂劇院、聖若瑟修院
及聖堂、聖老楞佐教堂、鄭家大屋、亞婆井前地、媽閣廟、海事博物館
網址:www.macaotourism.gov.mo
文、圖:悅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