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旅局歸經財 旅遊產業化
【本報消息】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把旅遊局由原來社文範疇轉為經財範疇。有學者表示,旅局納經財範疇,清晰旅遊業朝產業方向發展,減成本、增效率,並促跨部門協作。未來旅局應調整工作焦點,強調非博彩旅遊服務出口經濟成效。
釐清職能減溝通成本
學者表示,旅遊局納入經財範疇,清晰未來旅遊業將往產業方向而非事業方向發展,功能由“支出部門”轉為“賺錢部門”,形容如一家公司由“宣傳部門”轉為“銷售部門”。過去旅局納入社文範疇頗尷尬,旅遊業對澳門經濟相當重要,往往探討經濟議題需要把旅遊納入考量,惟過去需要跨司溝通,效率低下,如今肯定旅遊業對經濟刺激的作用,釐清職能,減少不必要的溝通、時間成本,同時,將更好與經濟範疇跨部門協作,包括貿促局、博監局等,將有助博彩旅遊、社區旅遊等。是次制度安排上優化,符合“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目標。
旅遊納入文化或經財,視乎自身發展方向和經濟結構,如國家旅遊部門屬文化範疇,但內地有多元產業支撐,旅遊更多作為軟實力的輸出,佔經濟比重不高。但反觀澳門,旅遊服務出口是本澳經濟結構的重要一環,且澳門有“一中心”定位的總體目標,故納入經財範疇是一個有效、合理、正面的決策。
績效評估重經濟貢獻
他指出,當旅局納入經財範疇,績效評估應要有所改變,社文範疇以訪澳入境人次作重點指標,納入經財範疇更應以GDP作為重要指標,即並非單純統計有多少旅客訪澳,而是深化統計旅遊服務出口總量、不同環節的真正收益,其可為本澳帶來多少GDP。現時旅遊服務出口主要集中博彩類別,日後更應同時關注非博彩類別旅遊服務出口統計。
旅遊業發展緊扣澳門未來經濟復甦之路,學者認為疫情打擊遠超預期,當局要作最壞打算、最好準備。當前僅靠內需難支撐澳門經濟,刺激經濟首要做好風險平衡,逐步開放自由行,如橫琴、珠海、中山等循序漸進。現時時勢已改變,澳門復甦之路難一帆風順,要考慮外圍經濟、自身競爭力。審慎對待復甦之路,並做好充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