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04月18日
第C02版:藝海
澳門虛擬圖書館

吳美英練就“開放戲功”

吳美英練就“開放戲功”

香港一線文武全才正印花旦:吳美英!或者可說“澳門製造”的:當年賭船“海上皇后”設粵劇舞台和夜總會,吳美英日夜巡演兩場。齣齣新戲,廢寢忘餐,捱了七個月,胃痛不能開聲,返港就醫並帶走了五、六十齣戲。

香港幾個遊樂場都有“粵劇天地”,那時吳美英與梁漢威、阮兆輝、羽佳拍檔最多,她說演神功戲,是眞正考驗和學習粵劇的“木人巷”。

第一台神功戲,吳美英到大澳第一晩開鑼,演到半場,八號風球掛起、停電、觀眾一哄而散。戲班急忙收拾衣箱,綁好雜物,衆人睡在戲台。美英摸黑回到附近租住的棚屋,母親及早準備了一碗米粉給她充飢。第二晩,戲台在斷續風雨中響起鑼鼓,觀眾又來了。

演神功戲好玩的。蒲台島天后廟貼近海邊,戲棚搭在廟旁懸崖上,半邊戲棚懸空,只用幾枝竹撑住棚底。天后誕常遇颱風,戲棚搖搖欲墜。有一年,美英與吳仟峰拍檔。戲班船泊了岸,衣箱要用繩索吊上山,當日風大,美英和“仔哥”的兩個箱吊到半空時,繩索斷了!衆人嘩叫聲中,及時將兩個衣箱從海中撈起。

沙螺灣戲棚也在海邊,風暴來了,工作人員拉起帆布蓋住半邊台,另外半邊台仍繼續演戲。戲棚的發電機供電有限,演員要點蠟燭化妝。全台只有一個咪,舞台頂吊下,上面有個人負責拉咪。左邊生唱,咪拉左邊;右邊旦唱,咪拉右邊。生旦對唱,個咪便追不上唱口,老倌有一句沒一句,鄉村觀眾仍大感過癮。

落鄕班演神功戲,要捱得、做得、善於執生,就是戲行好使好用的材料,吳美英成了林家聲御用“過埠花旦”。因她有慣於風雨的走埠經驗,由細到大練就出“開放式戲功”,吳美英説,跟聲哥演文戲,《胡不歸》有嚴格規定,不能流淚、不能無淚。要半滴珠淚凝在眼眶,閃着淚光。她一樣OK!

(閉關戲功與開放戲功 · 二之二)

高梁

2020-04-18 高梁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9952.html 1 吳美英練就“開放戲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