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機遇 為復甦鋪路
政府為應對疫情在經濟造成的創傷,首次全民派發電子消費卡,提振內需,鼓勵消費。從昨天居民急不及待領卡的景象,可見大眾對電子消費卡充滿期待。如何花費各有打算,但總體可起到幫補居民開支,提振商戶士氣,共度疫戰難關。
全民派發電子消費卡,而非直接現金補助,對拉動內需作用更直接。相較於現金補助,部分人或會先儲蓄作為消費以外的用途,且無法確保用於本土消費,現時發放的消費卡更能達到提振內需的初衷。誠然每天三百元的消費上限,商界有不同的想法,但設限是希望擴大消費覆蓋面,讓不同商戶雨露均霑,共同受惠。居民、企業也可因應實際情況,靈活應對,把電子消費卡的效益最大化。
還有半個月電子消費卡才開始使用,觀乎近日已有部分企業宣傳電子消費卡的優惠,如有美容院計劃推出三百元體驗價、有中高端餐廳推出三百元的餐飲套餐、有電器舖容許顧客使用電子消費卡分期付款、有零售店擬推出三百元的商品套餐……,各適其適的優惠陸續映入眼簾。隨着“五·一”勞動節假期、母親節、父親節等消費節日到來,相信未來三個月,不同的消費噱頭將接踵而來。
雖然市場將啟動“消費月”模式,但部分企業則“靜觀其變”沒有行動,有的因經營困難或因消費卡每日設上限,難推優惠,甚至有企業如飲鴆止渴般選擇“疫”市加價。由於消費卡並非萬能丹,自由市場下,企業亦有不同抗“疫”方式,無可厚非。但在疫情的特殊形勢下,競爭環境更激烈,經營倍受考驗,稍有不慎容易被同業“比下去”,不僅無法把握政府首輪廿二億的電子消費卡補貼帶來的機遇,在疫後更可能被消費者遠離。
經濟環境千變萬化,誠如學者所言,企業營商需要靈活、創意。政府以穩經濟、保就業為前提推出援助措施,當措施投放市場後,如何捕捉及擴大益效,需要企業的創新思維,共同振興內需,為疫後的復甦鋪路。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