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凸顯互聯網+趨勢
疫情嚴峻,旅禁未見放寛,多個行業苦苦經營,等待客源重來的焦急心情,份外煎熬,亦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如今各界依靠政府支援解困。今日開始領取的消費卡,既是“救命草”,亦有助搞活市面。
雖然領卡後,下月才啟動“消費月”,但部分商界已悄然拉開促銷行動,希望以打折製造消費誘因,由此成功吸引不少本地客源掃貨,近日大型商場部分店舖持續出現人龍。當然讓利引客不會是長遠方式,但在非常時期以非常手段,不能忽視,這亦為下月鋪開的消費月測試水溫,希望把三千、五千元的消費額,引伸出倍翻甚至更高的效益,而非僅僅以八千元為消費封頂。
近月來,各方擴大消費卡效益,為營造消費環境提出不同點子,消費嘉年華、大型購物活動,甚至聯手不同行業以引爆消費力,希望將消費氣氛不斷推高,為停滯的內需市場重新上鏈。倘能借助不同主題的大型活動作賣點,相信是最直接的宣傳方式。但是防疫當前,強調勿聚集,倘搞活動來聚人氣促消費,恐怕目前未必是最合適的做法。反而自疫情以來已開啟的網上生活,會否成為中小企另一戰線,值得關注。
參考內地市場五花八門的宣傳渠道,足不出戶亦能成功促成生意,甚至官方亦鼓勵發展線上渠道。為突破客商無法赴會的困局,有“中國第一展”之稱的廣交會暫時轉移到線上舉辦,同時將試水直播“帶貨”。線上辦展雖是暫時,卻能全面體現內地近年大力推動的互聯網+優勢,在疫情下靈活變通。同樣,澳門官方舉行的展銷活動,又能否轉為線上模式,協助澳企突破目前的客源困局?
另一方面,澳門近年互聯網滲透率雖高,而且伴隨未來5G發展,相信加速改變商業生態模式。然而本地在互聯網+的應用上尚有很大的發揮空間,這既需要市場氛圍,也要足夠支援助力推動。疫情下凸顯大勢所趨,未來政府應聯同民間力量,加快推動,配合新形勢。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