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04月13日
第C07版:教思
澳門虛擬圖書館

讓“教育”回歸本質

讓“教育”回歸本質

二○一九年十二月三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佈了二○一八年“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下稱PISA)的研究結果。數據顯示,在參與二○一八年PISA的七十九個國家/經濟體中,澳門十五歲學生的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均名列第三,是其歷年來參加PISA取得的最高成績。

雖然在上述的測評項目中成績理想,但數據也顯示澳門學生在另一些範疇的表現卻不如人意。例如,澳門學生的“幸福感”在七十個國家/經濟體中排名第六十八;“經常感到低落”在七十二個國家/經濟體中排名第三;“自我效能感”(特別是在應對社會/個人多變情境時的自信心)在七十七個國家/經濟體中排名第七十六;“對未來感到強烈的恐懼”在七十七個國家/經濟體中排名第三。可見,澳門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並不太樂觀:相當一部分學生對生活感到不滿意,在校時常常感到情緒低落,這些都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學習動機和成長。同時,學生的自信心不足,這意味着他們在面對課業時,未必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作業或取得好成績,較易出現緊張不安的情緒;又或者在面對學習外的事情時,他們會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不相信自己能夠完好解決眼前的問題。另外,最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過度看重成績的環境下,學生較難清晰認識自己,如不清楚自己的興趣愛好與未來發展方向,對未來感到迷茫與恐懼,於是在升學時或會匆忙選擇學校與專業;在一些重大人生抉擇面前或會猶豫不定,缺乏獨立思考與決定能力。

我們不妨反思,這是真正的“教育”嗎?“教育”是否只需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高低,而忽略他們的健康心態,包括幸福感、自信心,以及思考與決定能力等等呢? 教育不應是這樣的!

真正的教育更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獨立的人格和批判性的思維,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自我管理、自主決定,從而能夠清晰認識自己,自信地面對和解決問題,勇敢地面對未知,這樣才能提升他們的幸福感,讓他們受益一生。曾任耶魯大學校長的教育家理查德 · 萊文曾說:“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他認爲,真正的教育,是要讓學生學會批判性的獨立思考、時時刻刻的自我覺察、終身學習的基礎和獲得幸福的能力,使他們無論在甚麼情況下都有學習任何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能力。那麼,學校與家長該如何讓“教育”回歸本質,使學生幸福、自信、獨立地成長呢?

對於學校,首先應反思現階段的教育任務是否能均衡地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知能。例如,學校與老師可檢視課程是否真正達到了《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下稱《綱要法》)規定的各學段的教育目標。由《綱要法》可見,幼兒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目標分別涵蓋了“學習興趣和創造力”、“心理的健康發展”、“提升其身心素質和解决問題的能力”和“心理健康和個性的持續發展”等元素。學校的教育是否會在應試教育(包括應付PISA等測評)的環境下忽略了這些反映學生身心素質目標的達成,而優先學生在閱讀、數學或科學等科目上的學習,過於關注學生的考試能力和學業成績呢?老師也是否會爲了“趕進度”而一直單向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反思過後,學校應端正教育理念,調整教育指導方向,加強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如適當開展合作性探究活動,開設社團活動與興趣班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使他們得以全面發展。老師在課堂上亦可多針對知識點向學生發問,引導學生思考和作出個性化的回答。

對於家長,則要調整好心態,明白孩子“學得好”比“考得好”更重要,應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如在孩子因學業成績而情緒低落時,不要責怪孩子,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是以,筆者在此呼籲,學校與家長在關注孩子學業表現的同時,千萬不要忽視了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以及獨立思考與決定能力,謹記讓“教育”回歸本質,才能使孩子幸福一生!

鄧思健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黃素君副教授供稿)

2020-04-13 鄧思健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8992.html 1 讓“教育”回歸本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