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04月12日
第B07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新聞小語)因地制宜拓機場客容

因地制宜拓機場客容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截斷“地球村”海陸空交通脈絡,全球旅遊業癱瘓,經濟嚴重依賴旅遊的本澳,何止陷入寒冬,儼如冰河時期,短期內難以“冬去春來”。

社會彷彿前一刻仍在思考本澳過度旅遊帶來的各種社區災難,反思接待近四千萬人次旅客而犧牲的生活空間與居住質素,爭拗到底是徵收旅遊稅抑或更大動作分流旅客,擔心今個農曆春節假期中區又逼爆的人山人海……殊不知,人算不如天算,如今社會普遍盼望旅遊業能盡快復甦,挽救經濟墮崖。

疫情變化,今日不知明日事,做最壞的打算,也要做最好的預案。藉着目前幾乎停頓的旅遊業環境,何不認真研判進退失據的旅遊業前路,完善軟硬件設施和配套,厚積薄發,以更臻完善的姿態迎接未來重啟的“自由行”?

要突破旅遊業發展掣肘,眼前是交通硬件的瓶頸。過去多年,本澳聯外的海陸空交通基建一塌糊塗,錯估時勢與缺乏前瞻性,成為致命傷。在港珠澳大橋修建的同時,一意孤行建設大而無當的氹仔客運碼頭,數據說明,營運如王小二過年的氹仔客運碼頭接待客量不成比例,性價比極低,淪為“大白象”。空中方面,機場承載力超標,設計只有年七百萬人次的載客能力,去年已超標達至九百六十萬人次。機場擴建需待中央批覆及填海需時,短中期難以擴容,連存在漏洞的安保系統亦無空間完善。

政府日前向立法會跟進委員會介紹,計劃撥出氹仔客運碼頭部分空間闢作機場“第二航站樓”,構想安排四家航空公司進駐,開設櫃檯及值機空間,旅客完成值機及候機後,由接駁巴士接載到停機坪登機。預計第二航站樓年接待旅客量可達一百四十萬至一百五十萬人次,以分流機場的壓力。有關構想利用了“大”碼頭與“小”機場的聯動互補,相信有助將空間更合理地利用,且兩者具地理優勢,以碼頭作為第二航站樓,具備各種先天條件。此刻旅業蕭條,正好有討論及醞釀的時機,冀當局盡快細化出可行的具體方案。

夏 耘

2020-04-12 夏 耘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8719.html 1 (新聞小語)因地制宜拓機場客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