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與電影的結合
——談《麥可寇蒂斯的北非諜影》
亨富利保加、英格烈褒曼主演的《北非諜影》,公映近八十年來歷久不衰,至今仍是許多影迷最愛的愛情經典,然而影片拍攝期間,發生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秘聞,戲劇性不比電影本身遜色。《麥可寇蒂斯的北非諜影》正是圍繞導演的感情事與片場事,有笑有悲,有荒唐也有嚴肅,不過整體少了生動感。
《麥可寇蒂斯的北非諜影》是Netflix發行的匈牙利英語黑白片,根據真人事件創作的半虛構半真實劇情片,聚焦於導演寇蒂斯拍攝《北非諜影》時,在政治干預、監製介入下的經歷。政府官員、監製及導演三人在影片開始時的談話,不同立場鮮明可見,官員要影片注入愛國情懷,監製要賣座,導演則純粹拍戲,人物衝突由此而起,也反映了荷里活在戰亂期間的運作。
寇蒂斯憑《北非諜影》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晉身荷里活大導演行列,但生性風流,經常與女演員鬼混,可見影迷眼中的大導演,不一定是正人君子。但拍戲確是嚴謹,片中幾段拍戲情節皆深化了寇蒂斯的一絲不苟,還暗串褒曼大牌,無懼名演員的無理要求。他為求戲劇完整性而不畏強權,頂撞愛國主義的高官,為電影奉獻勇氣。
影片核心是主角拋棄了的女兒從遠方來到片場,從怨恨眼光開始,漸漸參與拍攝,不過兩人關係落墨不深,同時引起“繼母”的呷醋與誤會,流於俗套。匈牙利導演托寶蘭斯基拍來不算突出,幾條故事線交織下並未產生強勁的戲劇性,整體上描寫主角對電影未算高度熱情,政治與電影的對立也少了有力的控訴筆觸;兩父女的感情戲也較弱,然而高潮戲最可觀,寇蒂斯與女兒關係出現劇變後,想出了一個符合各方的結局,就是《北非諜影》公映的版本,包含真愛、希望、愛國等元素,從此成為經典。感情、人生、電影的結合,便體現在這個動人的收筆,非常出色。
特別欣賞全片的用色,雖說黑白片,但第一個及最後一個鏡頭皆是電影放映機射出的藍色光線,從藍色到黑白、從放映機到銀色世界,帶領觀眾投入光影世界,具有劇場的拉幕閉幕作用。片中亦有兩個紅色鏡頭,全是戲棚旁邊的走廊,一是女兒與官員的談情,二是她與父親的感情變化,暗指感情能融化仇恨誤會;這種運用色彩的高章之舉,成就全片最精彩之處。
小 也
lhaio@yahoo.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