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抗疫 共同承擔
澳門特區政府公佈了一百億抗疫援助專項基金的具體安排。這是政府宣佈的第二輪抗疫措施。整個計劃,以“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作為主題,其涵蓋面甚廣:從企業僱員到自由職業者,從小微企業到一定規模的企業,只要符合資格,都獲得一次性的無償援助;從失業人士到在職人士,只要符合一定條件,均有機會參與帶津培訓。
在一百億以外,還加推第二期消費補貼計劃,而且金額加碼到每名本地居民五千元。可以說,第二輪抗疫措施已經考慮和照顧到方方面面。當然,即使是在正常的日子,都沒有一項公共政策可以令每一個人滿意,也沒有可能絕對精準,何況在疫情下。當前是抗疫的非常時期,任何措施首要考慮的是速度,其次才是精準度和公平性。如果一項措施計劃得很周詳、很完美,但遲遲不能推出,或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去實施,這一定算不上是一項好措施。
續援企業譭譽參半
設立百億抗疫專項基金的消息公佈後,引起了社會的熱烈討論。對於向受疫情影響的本地僱員和失業者的救助,巿民大眾基本認同,但對於再次向企業提供援助,尤其是一次性的無償援助,社會上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在這一點上,無論支持或反對均有其理據,並不是非黑即白。支持者既有社會整體利益的考量,也有界別利益的考量。反對者則認為,澳門是自由經濟制度,經營者應自行承擔風險,政府不應干預。
對於政府應否干預經濟活動這一議題,兩大經濟學流派的學者已爭論了八十多年,他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各領風騷。例如,上世紀七十年代起,新自由主義盛行,主張政府干預的凱恩斯學派近乎消亡。然而,二○○八年全球性金融海嘯發生後,各地主要經濟體都採取了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令凱恩斯學派再次被推崇。必須指出,這不是誰勝誰負的問題,而是在不同歷史背景下,各地政府採取了自己認為最適當的做法來挽救經濟。
盡量爭取顧及全民
為應對新冠疫情,特區政府已在早期推出中小企業特別援助計劃,以及中小企業貸款利息補貼計劃兩項臨時措施,並以最快捷、簡便的方法審批,以期協助企業度過難關。然而,坊間卻有一種說法:借錢總是要還的。這話沒有毛病,借錢的確要還,但不要忘記,公帑存在銀行裡是有利息收入的,四厘利息補貼更是真金白銀貼出去。以一百二十萬元分三年攤還來計算,總利息支出超過十二萬元,這個數是由政府補貼。當然,企業主在決定是否借貸時應審慎評估自己業務的前景和還款能力。本澳四萬多家企業,大小不一,受影響程度不同,各有自己的困難,很難一一回應,但相信第一輪的貸款支持,加上第二輪的一次性補貼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應對疫情所帶來的衝擊。
對於僱員、自由職業者或巿民而言,情況也是一樣,雖然兩輪計劃已包括人人有份的消費補貼計劃,以及一些有針對性的援助,但也未必能照顧到每一名巿民。不過,如果以家庭為單位來看,相信絕大部分家庭裡總有一人是收入較穩定,或者是受惠於某一方面的支援,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家庭遇到的困難。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支持也是抗疫方法之一。畢竟,面對一場全球性的疫症,需要整個社會團結一致,全體居民共同承擔,才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經濟學會副理事長 曾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