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柔道發展阻障重重
柔道與本澳的淵源,可以追溯至上世紀六十年代。本澳柔道協會理事長謝廣漢是當年柔道班的首批學員,見證柔道在本澳曲折的發展歷程。他坦言缺場地一直是本澳的根本問題,政策上的支援亦有待完善,需要讓運動員明白“運動是有前途的”,才能讓他們全心投入體育競技行列,全面發展體育事業。
本報記者 張嘉輝
長久訓練難有收穫
體育運動的投資可謂無底深潭,同時亦是一項未知回報的項目。沒有人能保證投入了資源,便能培養出一名世界冠軍,如同NBA球星李安納,倘沒有“伯樂”馬刺教頭普波域治,恐怕也沒有如今的成就。柔道協會理事長謝廣漢直言,以本澳現時情況,青年運動員要投身職業行列,無疑有重重障礙及困難:“我們重視青少年運動員的發展,但培養他們的同時,需要家長們的支持及運動員的努力。只是運動員們長久的訓練,未能成為事業,更遑論前途二字。運動員需要付出青春,在黃金時間全心全意投入訓練,加上政府等相關部門的強力支持,才有機會闖出成就。”
精英計劃仍有不足
謝廣漢認為目前的精英運動員雖有改進,但仍未能給予運動員強大的信心,無後顧去全情投入:“以香港首面奧運獎牌、金牌得主李麗珊為例,她背後有龐大的團隊及充足資源支持,才能有這個資格及機會爭取。雖然本澳現時有精英運動員計劃,但在支援及運動員的後路等仍有待改善,倘能妥善地安排運動員的後路,讓他們及其家人感受到做運動員是有出路的,而不僅是興趣,相信本澳會有更多有潛能的運動員願意投身精英運動員行列。”對運動員而言,專注訓練是最關鍵的事,若他們訓練時有壓力,需要考慮很多事,未能放開心態練習及比賽,更難有成效。
場地缺乏最大問題
本澳要發展柔道,謝廣漢認為場地是最大問題:“柔道與其他運動不一樣,需要一個室內空間外,更要有柔道墊。過去我們在練習時,都要重新鋪設柔道墊,練習後又要收起放置其他地方。現時本澳的情況,學生根本不可能這樣做。故我們需要一個固定作柔道訓練的場地,才能更利好本澳柔道的發展。一個合規格的場地需要多塊柔道墊才能使用,加上柔道墊價格不菲、連帶租金亦高昂,令坊間難以營運柔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