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澳合作 蓄勢待發
世紀疫情,把澳門產業結構單一的問題表露無遺。澳門被“封關”後,旅客近乎銷聲匿跡,博彩旅遊頃刻收縮,周邊的酒店、零售、餐飲“熄火”,停業、關門、減薪、停薪等相繼傳出,政府庫房收入亦受波及,骨牌效應牽動全社會。
從今次的經濟困局,正倒迫加快推動產業多元。經濟財政司司長亦明言“必須要痛定思痛,在適度多元作出突破”。澳門談論適度多元已十多年,願景清晰,藍圖謀劃,會展、中醫藥、文創、金融等新增長點,部分已初見成效。但除了金融業可以獨當一面,有的需政策扶持,有的還在打造,相對於發展成熟的博彩業,不論規模、含金量難以相提並論。
對於追逐回報的投資者,當行業越好景,越能吸引資金流注,慢慢澳門支柱產業地位鞏固,難以撼動,其他產業要發展壯大,卻受到不同的制約,包括土地不足、人資短缺,一直無法打破桎梏。
財爺提到澳門應該透過橫琴,與內地以“共商共管”的概念,現時正籌備有關工作,希望將來澳門產業可利用橫琴的土地。並希望內地可以進一步開放,使兩地的資金和產業等方面的往來更密切。
橫琴作為澳門發展腹地,一河之隔,近水樓台的優勢,有很多合作的可能。雙方可以發揮彼此優勢,各取所需,故社會一直高呼融合,但現實中仍要大量磨合。多年前建設的橫琴粵澳合作產業園,至今尚未形成氣候。外界爭取多時的“開放一線、管住二線”只聞樓梯響,單牌車政策仍大有優化空間。
然而,過去一年橫琴密集出台多項政策支援澳企、澳人到當地發展、就業、居住,昨日澳門新街坊用地正式簽約,連同早前橫琴口岸澳門管轄區移交,兩地合作走入快車道。
粵澳兩地高層早前會晤深化粵澳合作,特別是圍繞加快落實“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深入交換意見。如今政府提出“共商共管”的概念,共同探索創新制度優勢,兩地合作蓄勢待發。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