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競技冀人性化支援
踩單車好多人都識,很多人亦作為日常健身運動之一。儘管基層參與者眾,不過去到競技體育層面,澳門單車總會面對連串難題,要留住舊人及找新血均不容易。花式單車還好,但場地單車及公路單車則略顯人丁單薄。儘管政府近年的支援已有進步及改善,不過總會希望提供支援能更人性化更到位,才能令運動員更全心投入訓練,爭取更好成績及留住人才。
本報記者 劉孟恆
單車運動普及眾
單車運動在大眾體育層面,隨着單車徑的使用及規劃延長等,就如跑步般成為近年最受歡迎運動之一,很多小朋友幾歲已開始接觸單車,每年單車遊、新春單車行大運或暑期活動的親子單車遊等均反應熱烈,名額迅速爆滿,基層推廣普及並不難。
競技發展遇障礙
不過在競技層面,單車發展遇到不少障礙,特別是場地及公路單車。單車項目主要分有場地單車、公路單車及花式單車,其中本澳單車手一般是同時兼顧場地及公路單車。本澳近年在場地單車發展不俗,劉朗燊及區海欣等進步神速,在亞青賽及亞錦賽等均取得不錯成績。兩人亦已加入精英運動員計劃,獲體育局提供更多支援。
不同於其他運動項目,場地單車在澳門無法提供場地訓練及比賽。疫情爆發前,本澳車手大多尚能在周五放工或放學後趕往鄰近的香港,周末、周日訓練,然後周日晚趕回澳門,翌日繼續工作或學業。不過每次訓練狂踩幾小時的體能消耗,加上舟車勞頓,身心俱疲,全憑運動員對單車的熱愛、毅力與堅持才能支撐。
公路單車雖然可在公路訓練,然本澳人多車多,近年基建發展迅速,平日要“搵條好路”練習亦不易。在這樣艱苦的訓練環境下,本澳車手近年能取得不俗成績,實屬難能可貴。當然還有體育局的加大支援。
規範死板欠靈活
不過,單車總會理事長鄭國恆認為,當局對運動員的支援過於規範及標準化,應因應按項目的發展、實際需求、佔世界性的比重等去更合理分配資源,做到更貼地及人性化,能更照顧到各類項目運動員的不同需要。
鄭國恆指出,以出外參賽為例,參加場地賽的車手在比賽中需有五、六人的團隊支援,包括在不同地點有教練及機械士支援。外國車手能取得佳績,除運動員努力,亦離不開強大團隊支援。公路單車亦是,每名車手最理想是有一個小團隊跟隨。惜本澳因資源不足,每次外出比賽由領隊、教練、機械士甚至醫療人員都要身兼多職一腳踢,只能互相補位。還有很多細節問題,因支援不足及不到位,會間接影響運動員成績。希望當局能聆聽各總會實際需求,提供更到位及靈活的支援。
至於公路單車,有睇開環法等大賽都知,很需要團隊合作及破風等,惜本澳單車隊因人數不足,儘管個人成績不錯,但團隊成績卻付諸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