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消費券與經濟民生的關係
澳門特區政府在抗疫過程中,為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推出首期三千元電子消費卡之後,伴隨着百億抗疫基金的推出,有望加大數額的二期消費券推出之前,社會上一直有聲音認為發消費券不如直接發現金入袋。
但是,向來注重社會聲音的特區政府為何始終認為消費券不可以通過現金分享方式取而代之呢?
為此,希望圍繞政府決策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案例爲依據,做點簡單解讀。
關於消費券的作用與聲音
疫情影響中小微企的生意,有些老闆們因爲舖頭租金和人工等因素出現賠本焦慮,而打工仔則擔心被炒,這時的特區政府其實更加着急,明白中小微企在澳門單一經濟體中的價值,萬一出現規模性倒閉潮,失業人羣的生計會成爲問題,並且不排除會有更多問題出現。於是,緊急推出現金分享提前發放和總額廿二億的全民消費券計劃,旨在通過限額限時、只能用在澳門的消費,幫助大部分做街坊生意的中小微企。
可以說,這個措施無論從幫中小微企保持正常運作方面來看,還是緩解部分打工者們因爲暫時性沒收入或者收入減少帶來的生活壓力方面來講,抑或拉動消費方面分析,都是一項帶有親民性的經濟措施。
衆所周知,消費券是世界上很多政府使用過,對擴大消費穩定經濟增長,保障民生,短期刺激消費的一項重要政策工具。
杭州、北京、南京、台灣以及美國、德國、日本等都有發放消費券的政策實踐,其政策目的主要可分為兩種:
一是作為刺激經濟的手段。當經濟不景氣導致私人消費能力大幅衰退時,政府通過發放消費券以增加購買力,達到刺激國內或地方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目的。如日本在一九九九年經濟低迷時發放了總額達六千一百九十四億日圓(每人二萬日圓)的“地域振興券”,二○○九年台灣地區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發放了八百五十七億元新台幣(人均三千六百元新台幣)的“振興經濟消費券”。當年內地杭州、南京等城市也向居民發放過消費券以刺激經濟。
二是社會救濟的工具。政府為有需要人羣發放消費券,不但改善其生活條件,亦能拉動內需。如美國從上世紀四十年代起向困難群體發放食品券用於購買食品;日本“地域振興券”的發放對象是受經濟不景氣影響的社會弱勢群體。北京市自二○一○年起每月向老年和殘疾人發放每人一百元的養老助殘券,用以購買相關服務。
根據經濟學理論,消費券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主要體現為擴大效應和乘數效應,即發放消費券通過增加居民收入和提振消費者信心,帶動居民額外消費增加,使全社會消費支出規模擴大。消費的擴大又通過刺激產品銷售使企業加大投資,從而實現經濟比消費更大幅度的增長。
從各國和國內的實踐看,由於可以替代現金使用,而且使用期限較短,消費券短期內的集中使用對當時的消費和經濟都具有較為明顯的刺激作用。杭州市貿易局對杭州第一期消費券的跟蹤統計顯示,二千○四十一萬元的消費券帶動了四千二百○七萬元的消費額,拉動擴大效應為二點○六倍,在家電產品上更是高達五點四倍。
二○○九年一月台灣發放消費券前,私人消費已連續三個季度負增長,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二○○一年後的最低點。此後在消費券使用期的三個季度內,消費分別實現了環比百分之○點九、○點二和○點七的增長,與淨出口共同成為拉動當年台灣經濟的兩大正向因素,使GDP僅下降百分之○點七,避免了更深程度的衰退。
綜合來看,政府發放消費券的效果都是推動了消費。其中,以刺激經濟為目的而發放的消費券單筆金額較大,有時政府是為了以此達到刺激消費和救助弱勢群體的雙重目的。
若二次發放定會堅持非現金
本次特區政府推出的消費券作爲經濟工具,展示了善用公帑的智慧和責任。總額廿二億元資金在五、六、七三個月發揮作用時,其擴大效應和乘數效應,相信對拉動消費產生良好效果,對做街坊生意的多數中小微企來講可以解憂。
與現金不同,拿到後可以存到銀行,甚至到國外消費,對當下持續的民生需求和刺激消費,幫扶中小企業,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的作用小於消費券。
因此而言,兩者不可以混淆,消費券因為所擔當的作用不同,所以不可以和現金分享相提並論。
善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