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花泳迎難而上
游泳是本澳最受歡迎的運動項目之一,選擇游水的固然人數眾多,不過近年加入花泳及跳水的新血亦不少。儘管兩個項目在未來發展同樣遇到難關,但泳總期望運動員能做好準備,迎接二二年的亞運大考。
游泳、花泳及跳水三項當中,跳水入門的門檻可算是最高,增加培養跳水運動員的難度。除了運動員需要克服入水的危險性,家長要放心讓子女加入跳水運動,同樣亦是難關之一。
缺陸上訓練兩邊走
本澳的跳水項目近年新人輩出,後浪推前浪,從徐雪茵及徐雪鈞孖妹,到雅加達亞運的梁雪珍及梁雪燕孖妹。據了解,澳門跳水隊現時由兩名教練負責,約有二至三十名運動員,當中集訓隊約有十六人,其餘則屬體驗班,讓運動員先從較輕鬆的角度,嘗試跳水運動。比起早年以跳板項目為主,跳水隊運動員現時亦有嘗試向高台發展,整體發展的情況較以往好。
澳門跳水隊的人數增加本是好事,但訓練設施成為最大難題。跳水必須結合水上及陸上訓練,奧林匹克泳館解決了運動員的水上訓練,不過跳水隊等待多時的陸上訓練基地,始終仍未等到。運動員因工作及學業原因,平日在泳館進行練習,每逢周末、日及假期則會前往內地進行陸上訓練,需要在澳門及內地兩邊走。
衝擊亞運需更努力
泳總秘書長麥炳耀指出,運動員往返兩地訓練,對身體造成不小負荷,狀態及訓練效果亦肯定有影響。泳總多年來一直與體育局溝通,希望在澳門能覓得陸上訓練的場地,當局回應雖正面,可惜始終是覓地難。沒有場地之下,難為運動員經常要舟車勞頓,亦令人不得不佩服運動員的堅持。
距離杭州亞運會仍有兩年時間,回望過去,麥炳耀認為相比起鄰近的香港,澳門能夠更早在亞運的跳水項目搶得獎牌是非常難得。不過徐氏姊妹以往的好成績,要成功複製絕不容易,畢竟不少亞洲地區近年取得顯著進步,澳門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再衝擊亞運會這個目標。
本報記者 黃頌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