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生鳳馬變牛
公孫丑問孟子“夫子惡乎長?”(有何強項)。孟子說:“我知言。”即是說能辨析別人的語言。所謂辨析語言,並不是說他說的是四邑話,你説的是順德話,或東莞話、潮州話。孟子說:“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孟子所指的是四種辭語:詖辭、淫辭、邪辭和遁辭。《論衡 · 自然》:“心險而行詖,則犯約而負教,教約不行,則相譴告。譴告不改,舉兵相滅,由此言之,譴告之言,衰亂之語也。”由於人心險惡行為邪僻,於是干犯誓約和違背教令。教令誓約行不通就互相譴告。譴告還不能改變,乃起而動武,亂世是由此出現的。淫辭,是誇大的言辭。《管子 · 王輔》:“毋聽淫辭,毋作淫巧。”易言之是謊言。粵人說的“講大話”,元曲《商調 · 梧葉兒》有〈嘲謊人〉者:“東村裡雞生鳳,南莊上馬變牛。六月裡裹皮裘,瓦壟上宜栽樹,陽溝裡好駕舟。甕來大的肉饅頭,俺家的茄子大如斗。”可以說是大話之尤,旣假且大而空。至於遁辭,乃支吾搪塞的言辭。當理屈辭窮或不願以眞相告人時,就顧左右而言他。
概而言之,以上各辭,近人稱之為“語言偽術”。蓋粵語“藝、偽”音同。社會上出現這樣的人,於是有這個辭語的流行。《中論 · 譴交》:“然擲目指掌,高談大語,若此之類,言之猶可羞,而行之者不知恥。”不過是種“語言偽術”,多講了便成麻木,人們習慣了,自是見怪不怪,將來可能列入從政入門的必修科。
雖然時代的不同,孟子也關心政治,所以他對公孫丑說:“(這四種言辭)生於其心,害於其政;發於其政,害於其事。聖人復起,必從吾言矣。”他是說:這些言辭從心裡產生,足以危害國家政治;用它來處理政務,就會把事情搞壞。如果聖人再生,相信會同意我的見解。孟子冀盼聖人復起,相信是志與願違,時下的政客多嚮往“語言偽術”,漸漸形成一種風氣,唯一期待的是大家節哀順變!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