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04月04日
第C07版:祝君健康
澳門虛擬圖書館

肥胖是高血壓難兄難弟

肥胖與高血壓病如影隨形,西方飲食方式對脂肪積累推波助瀾。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與高血壓和肥胖有關。

腎臟是很容易受傷的器官

肥胖是高血壓難兄難弟

在澳門行醫期間,筆者經常接觸一些不到三十歲的肥胖或超重人士,他們居然是血壓升高的患者!這些人大多自稱一直健康,都是因為其他病症(比如眼結膜充血、糖尿病、冠心病)就診時,常規檢查發現血壓異常,才最終讓我們走進他們的生活。

肥胖,的確是高血壓病的難兄難弟。

首先,我們這裡說的高血壓病,指的是原發性高血壓,即沒有其他激素異常、腫瘤、血管器質性病變、腎功能損害、藥物副作用等繼發因素導致的高血壓。為了形象地解釋,我們通常對中老年朋友說,你的年紀開始增大後,血管就像用了很多年的輪胎,彈性差了,於是測出來的血壓就高了。當然,高血壓的病因是世界難題,很可能是多種原因造成的結果,目前還沒有徹底找到答案,只能說血壓升高與年齡、家族遺傳體質、高鈉鹽飲食、血管彈性減低等因素相關。

但是,那些肥胖的年輕人為什麼又會出現血壓升高呢?肥胖,我們可以用BMI指數來界定。BMI,指的是用體重 (Kg) 除以身高(m)的平方。WHO定義BMI≥30 kg/m2即爲肥胖,BMI 30~34.9 kg/m2爲I度肥胖;BMI 35~39.9 kg/m2爲Ⅱ度肥胖;BMI≥40 kg/m2爲Ⅲ度肥胖。

其實,高血壓病不僅是一種血液動力學異常的疾病,還是多種物質代謝障礙的綜合征。

水鈉潴留被認爲是引起肥胖高血壓的重要環節。肥胖的主要特徵是脂肪組織的過度增生,脂肪組織不僅是能量儲存器官,還是一個內分泌器官,能通過分泌多種脂肪因子參與代謝綜合征(MetS,即高血壓、高脂血症、胰島素代謝異常、高胰島素血症等)及肥胖所致慢性疾病的病理生理過程。肥胖狀態下,脂肪因子的分泌會比較紊亂。而脂肪因子原本在調節糖脂代謝、控制氧化應激及維持血管壁完整性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胰島素抵抗 (IR,即人體對這種利用血糖產能的物質不再敏感) 是MetS的核心因素之一,高血壓常合併多種物質代謝異常。肥胖就是IR發生、發展的危險因素之一。胰島素抵抗會導致胰島素的異常升高,而高胰島素血症可能是肥胖與高血壓相聯繫的重要介質。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飲食習慣的改變,大陸和澳門的肥胖人群都日益增多。目前,肥胖已成爲全世界的重要社會和健康問題。許多研究表明,肥胖與高血壓密切相關,正是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有趣的是,多數研究都支持有母乳餵養史的兒童較少發生肥胖,母乳餵養是預防兒童期肥胖的重要保護性因素,而奶瓶餵養則是兒童超重和肥胖的危險因素。一項追蹤調查發現,在四至五歲以及五至六歲,奶瓶餵養的兒童肥胖患病率分別增加了一倍和兩倍,而母乳餵養的兒童肥胖患病率幾乎沒有什麽變化,兩者差異顯著。而兒童肥胖,特別是青少年肥胖又是成年時肥胖的重要危險因素。回顧性研究還表明,將近一半的肥胖人士在兒童時就發生了肥胖,且其罹患代謝綜合征的危險會增加,而兒童時期不肥胖的人士罹患這些病的危險則降低。

西方食物型膳食模式對我們的影響很大,攝入較多的漢堡包及油炸食品、汽水、咖啡、糖類,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的風險都會較高。而傳統東亞健康膳食模式以蔬菜、水果、穀類等爲主,能降低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的發病風險,我們理應重視。

當然,也不是所有年輕人的高血壓病都跟肥胖直接相關。遇到年輕患者,醫生首先還是要排除繼發性高血壓病。

遇到具有以下表現的高血壓患者,醫生都會懷疑繼發性因素,建議進行相應的特殊檢查:一、發病年齡少於三十歲且無高血壓家族史;二、初發重度高血壓,或堅持服藥情況下控制良好的血壓突然難以控制;三、難治性高血壓,需要使用三種或以上降壓藥;四、難以解釋的症狀:如血壓波動過大、發作性高血壓、視物模糊、水腫、發作時臉色蒼白、喘憋;五、不合理的體徵:雙上肢血壓不對稱、體檢聞及血管雜音;六、異常實驗室檢查結果:未服用或服用小劑量利尿劑即出現明顯低血鉀、蛋白尿、血肌酐升高(尤其是年輕的腎功能差病人)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中,頑固性高血壓患病率可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已成爲繼發性高血壓最常見的原因之一。該病多發生於肥胖、上呼吸道解剖結構異常患者,男性明顯多於女性,隨年齡增長而患病率明顯增加。主要表現爲睡眠時打鼾,反複出現呼吸暫停及覺醒,或患者自覺憋氣,夜尿增多,晨起頭痛、口乾,白天嗜睡明顯,記憶力減退。夜間、晨起血壓升高明顯,血壓節律紊亂。

還有一種情況,叫庫興綜合征(Cushing syndrome),是多種病因造成的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分泌過多,引起的臨床綜合征。最主要的類型是腦垂體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過多導致。其他還包括原發性腎上腺皮質腫瘤、異源性ACTH綜合征及不依賴ACTH的雙側小結節增生。這種病多見於二十到四十歲,女性多於男性,起病緩慢。主要表現有向心性肥胖、高血壓、糖代謝紊亂、蛋白質代謝紊亂及骨質疏鬆等。所以,對肥胖的人士,醫生也常建議化驗血漿皮質醇。

譚健鍬

2020-04-04 譚健鍬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7287.html 1 肥胖是高血壓難兄難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