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04月04日
第C05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冷月無聲)春分田螺立秋鱔

春分田螺立秋鱔

三月十五日,本報“食經”版刊出名廚周中先生的〈春分田螺〉一文,文中洋溢着濃濃的鄉土氣息,寫食經,真是“名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比那些“想當然”派食家,高出不知幾多籌。

澳門無稻田,街市不易買到田螺,但是花國三街流行兩句話:“三月田螺滿肚仔,三十姑娘滿肚計。”前一句是事實,三、四月間的田螺確是懷着一大堆小螺,吃到口中,碎殼滿嘴,十分冇癮。下句則是醜詆那些“老妓”,事緣從前花街姑娘要如杜牧所云:“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由十三歲墮入風塵,以迄三十歲,什麼男人沒有見過?什麼花樣沒有看過?嚇她不倒也騙她不倒,未必滿肚計,但必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易被口蜜腹劍的男士財色兼收。

誠如周先生所云:拾自稻田的田螺,放進一盤清水中,放幾滴油(或放一把生鏽的鐵器),田泥、污垢和小螺便會吐出。二戰時期,我奉命出差,走路好幾天,必須落宿山溝野店,嘗嘗“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滋味。小旅店飯菜,多是粗米飯一砵,蒜泥豆豉蒸田螺一碟,飢寒交迫下得此裹腹,已嘆天公待我不薄了。

印象中澳門雖無稻田,我們也能吃到田螺,那是中山農民擔來的。黃昏時分,街道燈亮,小食攤、大牌檔一字排開,刀勺齊鳴,菜香洋溢,紫蘇蒜椒氣味誘人駐足,檔主高聲吆喝:“喂!埋嚟飲,埋嚟食!新鮮田螺,包乾淨,包衛生。”糯米酒,椒炒田螺,海風習習,幾個窮鬼文友高談闊論,便可享受“窮風流”的樂趣。

珠三角農村有云:“春分田螺立秋鱔”,即是春分前後田裡滿是田螺,俯拾即是。前人有句云:“早來生怕人爭拾,賤價明朝市上多。”田螺多了,價格下降,農村拾田螺女郎便得個“做”字。至於立秋鱔云云,只是指一般黃鱔,至於那些龐然大物般的珠江三角洲花錦大鱔,則多在秋盡冬初才夠肥美。田螺黃鱔價廉,有經驗的老農夫志不在此,他們拾田螺時,常常留意花錦鱔的蹤跡,待至秋冬間,鱔身肥胖行動緩慢,一舉成擒,便發一筆小財。

加拿大無稻田也無田螺。改革開放後,我回到廣州,憑弔昔遊,徘徊長堤,堤畔有小食攤椒炒田螺。珠海不波,雲山如黛,暌違四分一世紀,重嘗美食,恍如隔世,高叫:“多謝鄧大人!”

李烈聲

2020-04-04 李烈聲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7274.html 1 (冷月無聲)春分田螺立秋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