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的教學啓示
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本澳非高等教學活動被迫暫停,中小幼教師的家,突然變成視像會議的 “佈景牆”,有些同行甚至變成 “主播”,每天都在電腦前出題目、寫點評或拍短片等等。這段時期對教師來說是困難的,在抗疫期間,既要照顧家中老少,又要突然接受嶄新的教學模式,實在不容易。不知不覺,網上教學活動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這段時期的經歷將帶給教育工作者甚麼啓示呢?
教師網上教學之軟硬件操作
對一部分教師來說,進行網上教學活動是頗具挑戰性的。一來是硬件的使用,再來是軟件的使用。有些同行能純熟地駕馭,有些同行卻為操作那些軟硬件叫苦連天,會突然覺得和歡蹦亂跳的學生在同一課室上課是可等幸福的“優差”。
為何教師們會對網上進行教學活動的感受有那麼大的差異呢?或許非教育工作者會認為,這段期間教師的工作就是上載題目和簡報而已。但這只是一小部分的工作,在按下“上載按鈕”前,其實要經過大量的準備。例如,在有限的資源下,教師需要使用圖片和文件編輯的技術,使學生能更舒適地在熒光幕前閱讀資料;把一些學習影片上載到可使跨境學生使用的社交平台中;把自己的聲音解說加到給學生的POWERPOINT檔案中……這些前期工作,其實是要求一定的軟硬件操作技術,絕不是按一下按鈕就可以完成的。
所以,經過此疫情,教師或多或少對使用科技進行教育感到力不從心。筆者認為教青局可以更多地舉辦能提升教師相關能力的培訓。再者,既然教育界現投放了大量資源在STEAM (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 Arts和數學Mathematics)去促進學生成為科技的終身學習者,教育界更加不能安於現狀,要不斷充實教師對科技教學的能力,因為,誰也不能擔保公共衛生的風險會否再次來臨,我們教師要隨時做好兩手準備,以學生的福祉為優先,確保他們可隨時隨地都能獲得學習的機會。
重視學生對停課時學習過程的回饋
這段時間對莘莘學子來說,也絕不能說是輕鬆的。還記得在二月初的時候,於網上平台見到一些家長抱怨,說停課期間學生的壓力比正常上課時更大,幸好教青局再三呼籲各校的網上教學內容宜鬆不宜緊,其後情況大有好轉。
對於學生和家長的抱怨,我們絕對不能輕視,學生或家長的回饋對教育工作者來說是極之寶貴的。例如在我任教的某個班裡,大部分學生跟我說英語中的條件句使他們感到十分困難,我就開始反思教學內容是否恰當,教學方式是否合適。對於學生和家長在停課期間的種種抱怨,其實是同樣道理。學生在疫情期間的回饋,正正可提供教師們另一種角度,去檢視學生的學習能力、方式和習慣。我的一些學生表示對此期間的網上學習感覺良好,於停課期間可更好地安排時間去閱讀一些喜愛的書本,有些學生則表示網上發問比在一眾同學面前發問的壓力來得少。
這些回饋能讓教師更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偏好,使我們能在往後的課程設計中,更着重一些平時容易忽視的重要能力,如自學能力和時間管理能力。教師宜設計一些可令學生進行自學的任務,如進行時事新聞的資料搜集和分析,或者課外閱讀的心得分享。所以,學生的回饋就是對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重要推動力。
將來哪種教育模式會更適合學生?
經過此一疫情,不少人不禁會問:將來哪種教育模式會更好地配合社會發展?這一問題,恕筆者沒有答案。有些聲音認為網上教學和人工智能早晚會取代課室中的教師,亦有聲音表示“活生生”的教師有一種優勢是無法取代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和愛。相信讀者會有自己的答案。但請不要忘記,教學模式可以有千萬種,學生喜愛的學習模式也可能有千萬種,所以 “求變” 和 “因材施教” 是至關重要的。教育工作者要求變,因為學生的喜好、性情、文化和學習方式,會隨着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改變,教育工作者要勇於求變,才能跟隨社會的步伐。或者,“求變”和“因材施教”的結合,就是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吧。
最後,正如剛剛所指,教育是一項不斷變化的科學,但教育工作者對教學的熱誠,及所肩負的育人責任,無論疫情將如何發展,相信也是絕對不會變的。共勉之。
張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