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 · 電影
仁義俠骨,精神不滅;光影傳頌,永垂不朽。
被譽為“日本電影天皇”的黑澤明,一生與電影分不開,“我的人生減去電影就等於零”,是他對自己人生的概括。他一生執導了三十齣電影,傳遞俠義之氣、散發仁義之心,看人生、人性、人情,構成龐大的人生寶庫;幾十年來,其影片歷久不衰,一代一代傳頌下去。
黑澤明於一九一○年三月廿三日出生在日本東京的小家庭,本月是他誕辰一百一十周年的重大紀念,全球多國陸續舉行紀念活動,他的影片再度放映,足見其舉足輕重的地位。黑澤明的影片不難看到,但有百看不厭的價值,藉此重溫,再度發掘其中寶藏,讓後世認識,啟發後世。
黑澤明成長於管教嚴格的家庭,年輕時離家出走,可見其敢於反抗的精神。他本是一個文藝青年,愛好美術,深受俄國文學感染;他因兄長在戲院工作而長期接觸電影,成長期在於明治維新結束的開放時代,接觸了西方思潮。就這樣,黑澤明逐步孕育出人生觀、世界觀、創作觀,將個人感情投注電影中。
他獲獎眾多,地位崇高,卻在奧斯卡頒獎台上說“拍了電影六十年,我還沒掌握電影是甚麼”,多謙虛的人生態度!他的重份量自傳《蛤蟆的油》,把自己比作蛤蟆;根據日本民間傳說,把癩蛤蟆裝在四面皆是鏡子的籠裡,牠看得自己多醜便不停蹦跳,跳出一身的油。這種自我貶低的態度,百多年的世界影史中,只有他以筆墨直接抒發;他曾因電影失收而企圖自殺,好在天神眷戀,重拾人生意志後拍出具悲劇性的《影武者》、《亂》。
黑澤明的電影,也是他的人生。人生多苦、多謙、多窮,才能在電影中注入多濃的人道主義。
(黑澤明誕辰110周年紀念之一)
高 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