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03月05日
第B07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新聞小語)逆境自強 共度時艱

逆境自強 共度時艱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更有蔓延全球之勢。本澳難獨善其身,經濟命脈博彩旅遊業一潭死水,絕大部分企業艱苦經營,不少行業僱員收入大減。復甦之路漫漫,社會各界都關心路在何方。

疫症陰霾下,旅客幾近絕跡,對經濟過度單一的小城衝擊力之大,每位居民都感同身受。面對回歸以來最大逆境,政府推出一系列面向居民、中小企的紓困措施。提早發放現金分享、全民派發三千元電子消費券、中小企稅務減免、中小企貸款利息補貼計劃及援助計劃等,緩解各界燃眉之急,爭取能盡早推動經濟復甦。

但抗“逆”豈只是政府的責任?近日本澳疫情稍緩,不少聲音要求特區政府“觀音開庫”,甘露遍灑:援助企業免息貸款要提高上限、向受影響行業發放一次性援助金、補貼企業租金水電、豁免外僱社保供款或住宿津貼、電子消費券要雙倍,甚至衝着“財儲而家唔用幾時用”之說,要求“多派一萬文”等。部分訴求,有些可以研究,有些則似乎過頭了,流於民粹。花無百日紅,人生有順境逆境,做生意總有風險,抗疫之路仍未見盡頭,疫後重振經濟之路更是漫長及充滿變數。難道向政府“提款”便可度過難關?“通派”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政府積穀防饑,就是要為應對逆境,但必須將資源運用到刀口上,否則藥石亂投,無濟於事。

回歸二十年來,澳門總算一帆風順,經濟起飛,庫房亦積累起一筆可觀儲備。過去一段長時間,不少行業、企業風生水起,亦積累一定的財富。順境時忙着搵錢,社會責任輕輕放下;遇上逆境卻紛紛“伸手”依賴援助,人們不希望這是澳門社會傳統以來各界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變調。

一場疫症,完全暴露了經濟過度單一的隱患。疫症下須沉着應對,政府、企業、個人自強不息,全社會共度時艱。其實,不少企業機構、團體組織以至個人,都在這段特殊的“冷靜期”反思路向,增長見識,整頓調節,更加關心員工生計,昇華勞資關係。韜光養晦,為疫後的轉型和發展積累能量,作好更充足的準備。

夏 耘

2020-03-05 夏 耘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1174.html 1 (新聞小語)逆境自強 共度時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