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勢優化設施 平衡發展
上月賭收蒸發近九成,十五年來單月最差,累計首兩月賭收亦急挫五成。博彩業是經濟支柱,貢獻GDP半壁江山,如今斷崖式下滑,連同旅遊、酒店、零售、餐飲等行業亦在吊鹽水,首季GDP必受重創,或迎來回歸後最差的成績表。
面對未來各項經濟數據將急轉直下,需要理性看待。綜觀全球旅遊業在疫情下無一倖免,故澳門數據雖亮紅燈,並非意味這個旅遊休閒名城喪失原有的競爭力,反之疫情籠罩下,旅客仍想訪澳可以證明。
為讓澳門能在疫情消退後快速走出困局,現應放眼長遠,着力完善旅遊環境。連日來新濠、銀娛表明路氹新項目將繼續推進,連同上葡京、倫敦人等項目,澳門新旅遊元素都在路上,沒有缺席。
然而,本澳旅遊環境長期發展不平衡,路氹綜合項目賣點多,已成為旅客必到之處;半島則因各區設施條件差距大,熱門景點長年有人滿之患,周邊地區卻要扭盡六壬才有起色,形成反差。如今澳門因旅客大減,各界正籌謀去向,現應趁機優化硬件。
近日交通部門因應市面客流大減,啟動多項修路工程,以減低對公眾出行的影響,包括整治公交樞紐的亞馬喇前地轉乘站,善用現場空間,優化候車環境。交通一直是社會的“痛點”,現借勢整治,可減低各方的反彈。
一些沒有完善的設施,亦宜通盤考慮優化。包括澳門力爭復通的內港至灣仔航線,如今受疫情影響其復航的初衷,待旅客回流,此航線依然是分流重點。但是碼頭外圍配套欠奉,且社區設施已現疲態,旅客未必願意留駐。
各界多年來希望振興社區經濟,如今受疫情影響,有危亦有機。只要初衷不變,政府可以聯同民間力量,優化社區設施,包括鼓勵有條件的物業翻新外觀,甚至與文創界合作美化,鼓勵創意設計。新舊協調,靜中有動,不單吸引旅客,本地人亦會慕名而往。他日結合電子消費券的動力,進一步帶動社區消費。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