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與綠葉難辨
——門外漢談音樂會
在演唱會上,歌者是牡丹,但如以樂隊演奏為主,樂隊的演出當然才是牡丹了。但當兩者在演出中的重要性是不相伯仲時,就牡丹與綠葉難分了。
早前在MGM美高梅劇院看了一場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澳門青年交響樂團主辦的慶回歸二十周年、名為《鏡海歸帆圖》的交響詩音樂會(筆者按:從手機場刊的介紹中看到,是次音樂會“主辦”一詞在中銀及青交名下各出現一次的,有點彆扭,能稱之為合辦嗎?)。音樂會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真的美得令觀眾醉倒了,青交悅耳的演奏下,中銀員工與坊眾學生組成的合唱團同步唱出澳門人耳熟能詳的《七子之歌》,再加上在背景寬闊的弧形大熒幕上投射出六、七十年代的澳門半島黑白照片作基調,繼而以數十年來如雨後春筍,動態地自下而上拔起的彩色高樓大廈的出現,再慢慢消失,再岀現,使澳門由一個從昔日小漁村,漸漸進化成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化小城的過程,栩栩如生、強烈對比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於我而言,音樂、合唱,半動的小城變遷的電子媒體背景已混成一體,美極了。第二部分,音樂在黑背景上投射出一系列的白線條繪成的宗教、文學、社團、藝術以及重大歷史事件的畫像同步出現,看了,像是重溫了一堂寶貴的澳門歷史課。對四、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本地人,觸景生情,難免會懷愐過去一番。而對七十年代後出生的澳門居民或新移民而言,恐怕真要導賞了。譬如說,那震撼世人的“一二 · 三”事件中,一位教師指着舉起警棍的警察怒目而視的歷史性畫像…… 只有年長一輩的才會回味無窮!
對我這個音樂門外漢而言,第三部分的吸引力就沒有那麼大了。樂隊演奏的標題是本地景點亞婆井,再悅耳,聽眾也是聯想不到它跟亞婆井有甚麼關係的。第四部分尾聲,青交奏的和中銀合唱團同步唱的,都是抒發愛國情懷的同一首歌《我和我的祖國》,又是牡丹與綠葉難辨了。
音樂會上還有雙人和單人舞,我個人覺得此部分可有可無,就算連同第三部分一起刪掉,對此有主題的音樂會的完整性,亦沒有破壞。
周樹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