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19年12月23日
第C05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筆雯集)隨寓而安

隨寓而安

《小窗幽紀》有段文字是描寫農村景物。其文曰:“桑林麥隴,高下競秀,風搖碧浪層層,雨過綠雲繞繞。雉雊春陽,鳩呼朝雨,竹籬茅舍,間以紅桃白李,燕紫鶯黃,寓目色相,自多村家閒逸之想,令人便忘艷俗。”

《小窗》所寫的景物,我絕對不會懷疑,但這只是村野的其中一面。很多詩人也有寫農村故事,隨便選幾篇就明白“農村不易居”。五代顏仁郁《農家》:“夜半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穀自生。”是苦是甜?不言而喻。

明于謙的《荒村》:“村落甚荒涼,年年苦旱蝗;老翁傭納債,稚子賣輸糧;壁破風生屋,梁頹月墮牀;那知牧民者,不肯報災傷。”老農為了償債而為傭,賣兒以完稅,住的是破房,睡的是陋牀。詩人哀歎:“那知牧民者,不肯報災傷。”那是瞞上欺下的地方官。

宋樓鑰《咏馮公嶺》,也寫山村民情:“百級山田帶雨耕,驅牛扶耒半空行;不如身倚市門者,飽食豐衣過一生。”這個農村處於高原地帶,耕的是梯田,每日不但要翻山越嶺,還要驅牛扶耒,艱辛有餘,而收穫不足。詩人一句:“不如身倚市門者,飽食豐衣過一生。”明顯地與陳繼儒唱起反調。

凡事不能以偏概全。辛稼軒的《清平樂 · 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要是把它拍成照片,當是“全家福”。稼軒又有《鵲橋仙》乃“己酉山行書所見”:“松崗避暑,茅檐避雨,閒去閒來幾度。醉扶怪石看飛泉,又卻是、前回醒處。 東家娶婦,西家婦女,燈火門前笑語。釀成千頃稻花香,夜夜費、一天風露。”

話分兩頭,辛棄疾不是一般村夫農婦,他村居的感受自是不同。若問:何處好安身?借陸游《寒食》的話:“身如巢燕年年客,心羨遊僧處處家。”可謂隨寓而安。

冬春軒

2019-12-23 冬春軒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7998.html 1 (筆雯集)隨寓而安 /enpproperty-->